漆小泉组综述植物细胞色素P450酶的最新研究进展
植物细胞色素P450酶(CYP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关键酶家族,参与多种生物活性代谢物的生物合成、生长发育及逆境适应过程。这类酶在结构上高度保守,功能上却极具多样性,能够催化包括萜类、黄酮、生物碱等多种重要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并在植物激素代谢、逆境适应中发挥核心作用。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漆小泉研究组系统综述了近5年来与植物CYPs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CYPs在三类重要天然产物(萜类、黄酮和生物碱)生物合成中的关键作用,以及CYPs在植物生长发育调控和逆境适应中的关键生理功能,为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重要药效分子和生物技术育种提供新策略。尽管CYPs功能研究仍面临基因家族庞大、底物复杂、异源表达效率低等诸多挑战。未来应结合多组学整合分析、体外途径重构、结构引导的酶工程改造和高通量筛选等跨学科策略,加速CYPs功能解析与应用开发。随着人工智能辅助蛋白设计、CRISPR基因编辑和植物合成生物学平台的快速发展,CYPs的精准设计与工程化应用已成为可能,将为绿色农业、医药生产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强大工具。
该成果已于2025年7月7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Plant Physiology。植物所博士后刘波和在读博士生宋照昀为共同第一作者,漆小泉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plphys/kiaf297
CYPs在三类重要天然产物(萜类、黄酮和生物碱)生物合成中的最新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