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面向国际植物科学的前沿问题和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系统研究植物细胞分化、器官发生和逆境适应的分子生理机制,为农作物高产稳产和品质改良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基金用于资助围绕重点实验室核心研究方向、创新性强的基础研究或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应用基础研究课题,旨在鼓励和推动学术合作交流。
一、申请人范围及条件
1.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人员,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在读研究生、博士后和中级(含中级)职称以上的研究人员;在植物生理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等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经历。
2.申请者应得到本人全职所在单位或部门的同意。申请手续完备,所需资料齐全。
3.需有一位重点实验室的PI作为合作导师。
二、申请的研究内容应围绕方向
1.细胞分化与器官发生
2.逆境生理
3.种子发育
三、申请方法及审批程序
1.申请人须根据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方向提出申请,须与植物分子生理学实验室固定人员联合申请,并填写“中国科学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附件)。
2.经所在单位同意后,向本实验室提出申请,并提交申请书,一式三份。
3.实验室将组织初评,提出初步审批意见后提交实验室管委会进行最终审定,择优确定资助项目和金额。
4.实验室通知获得资助的申请人,并要求申请人填写并邮寄课题任务书一式三份。
四、申请期限及额度
1.实验室2019年拟资助2个课题,研究期限为2年(2019年-2021年)。
2.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额度分两类:博士后及其它研究人员5万元(A类),在读研究生3万(B类)。
五、课题管理及结题方法
1.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课题负责人每年应向重点实验室提交课题进展报告。重点实验室对报告审查后给出评审意见,评审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评审结果在重点实验室内部通报。
2.课题结束或终止,需向重点实验室提交如下材料归档:
1)开放课题结题报告;
2)课题成果目录,以及成果复印件;
3) 实验室主管领导对已结题的开放课题完成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并把审核意见提交重点实验室管理委员会进行最终评定。
六、成果说明
1.资助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属于中国科学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和研究者所在单位。外籍客座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研究成果如需组织鉴定或评审时,由双方联合申报成果或申请奖励。成果转让的获利,由双方共享,比例另行协商。申请专利发明时,按专利法及有关规定办理。
2.资助课题所发表的论文、论著、研究报告、资料、鉴定证书以及申报成果时,作者署名单位中需标注中文:中国科学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或者英文:Key Laboratory of Plant Molecular Phys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七、《2019年开放课题基金申请指南》遵从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执行。
八、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 中国科学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邮编:100093
联系人:崔强
电话:010-62836674
附件:开放课题基金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