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你现在所处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 实验室消息
漆小泉课题组建立了二穗短柄草与小麦条锈菌互作的非寄主抗性研究体系

图:二穗短柄草对小麦条锈菌非寄主抗病反应的显微观察。(A-E)显示小麦条锈菌孢子在短柄草叶片上的侵染过程中受到了抑制,(F-I)显示短柄草叶片的过敏性坏死反应。SP,小麦条锈菌孢子;GT,芽管;PC,色素化叶肉细胞;IH,侵染菌丝;NC,坏死细胞。

       小麦条锈病是危害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研究小麦与小麦条锈菌的相互作用机制,探索抗条锈病新的分子机理及拓宽小麦抗条锈病育种途径是解决持久抗性的关键。然而,基因组庞大、重复序列多等因素严重阻碍了小麦抗病基因功能及其抗性机制的研究。漆小泉课题组以与麦类作物亲缘关系较近的二穗短柄草为材料,开展了其对小麦条锈菌的非寄主抗性研究。研究者从二穗短柄草T-DNA插入突变体群体中筛选得到了200多个对小麦条锈菌表现出感病或抗病等不同病理表型的突变体;显微观察比较了小麦条锈菌孢子在野生型Bd21和感病突变体叶片上的不同侵染过程,通过旁侧序列鉴定和遗传学分析预测了其中多个突变体的候选基因,建立了研究二穗短柄草与小麦条锈菌互作的非寄主抗性研究体系。该成果于2016年5月3日在线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博士研究生安天悦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rep2551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     联系电话:010-62836674 京ICP备16067583号-24
传真:cuiqiang@ibcas.ac.cn     Email:cuiqiang@ibcas.ac.cn      网址:http://www.klpmp.ibcas.ac.cn/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