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告 人:张竹青 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方向:生物大分子结构的计算机模拟
报告题目:基于粗粒化模型的蛋白质折叠计算机模拟
报告时间:2013年06月19日(星期三 )16:00-17:30(报告30-45min,其他时间讨论)
报告地点:新实验楼E202会议室
报告人简历:
2000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5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之后分别在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于2011年6月加入中国科学院大学工作。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为蛋白质折叠与聚集机理方面的计算机模拟工作,以及和生物大分子结构相关的模拟研究。 迄今已经在PNAS、Annu Rew Phys Chem、Bioinformatics,Biophys J 等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
报告内容简介:
蛋白质折叠成特定的三维结构是大多数蛋白质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一个前提条件。折叠错误的蛋白质通常会被降解,或者聚集成不溶的淀粉样纤维或斑块,引起一些重要疾病如疯牛病、2型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症等。因此蛋白质折叠一直是结构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我们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手段,应用粗粒化的基于结构的相互作用模型,系统地研究了模型蛋白质折叠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关系,发现折叠的准平衡态和热力学平衡态构象分布的差异,转变路径的时间分布,以及不同蛋白的转变路径平均时间的不同,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扩散模型来解释。我们通过对模型进行改进,研究比较了人工设计蛋白质Top7和天然蛋白质S6的折叠机制,解释了Top7在实验上表现出折叠动力学复杂性的可能原因。这些研究表明所用模型既能帮助进一步理解蛋白质折叠机制,也可以为蛋白质合理设计提供新的参考因素。
中国科学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