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你现在所处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 “PMP青年学术论坛”系列讲座
“PMP青年学术论坛”系列讲座—16

人: 刘淑

          孟征课题组2007级博士研究生

E-mail:   liumo1234@yahoo.com.cn

Tel:      010-62836260

 

 

报告题目: Analysis of the APETALA3- and PISTILLATA-like genes in Hedyosmum ientale (Chloranthaceae)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evolution of the loral homeotic B-function in angiosperms

报告时间: 2012 1017 日(星期三 16:00-17:30(报告30-45min,其他时间讨论)

报告地点: 新实验楼E202会议室

报告人简历
2007-Now           博士研究生          中科院植物所
2005-2007          硕士研究生          武汉大学

报告摘要
   
根据花发育的ABC理论模型,决定花瓣和雄蕊发育的BMADS-box基因(包括AP3类和PI类)在被子植物花被的起源和进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是基部被子植物的代表类群之一,与其它被子植物相比,该科植物的花部结构极为简化,除了雪香兰属(Hedyosmum)的雌花具有简单的三裂花被片结构,其余三属均无花被。关于雪香兰属中AP3类和PI类基因的进化状态以及雌花中花被片的性质和来源,还没有分子研究证据。本研究对从雪香兰(Hedyosmum orientale)中克隆到的AP3/PI类基因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包括系统发育分析、表达模式分析、转基因功能分析和蛋白作用模式分析。结果表明,雪香兰AP3类基因只在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过程中发挥功能,而PI类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活性与拟南芥AtPI是高度保守的,其中C区序列对PI类基因的花瓣决定功能和该类基因编码蛋白的同源二聚化作用都是必不可少的,在B类基因的进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雪香兰雌花中三裂花被片的发生和发育与AP3类基因无关,花被片的性质更接近于萼片,可能由着生在雌蕊外围的三枚苞叶融合发展而来。

                                             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     联系电话:010-62836674 京ICP备16067583号-24
传真:cuiqiang@ibcas.ac.cn     Email:cuiqiang@ibcas.ac.cn      网址:http://www.klpmp.ibcas.ac.cn/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